記者獲悉,當前泉州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正處于從試點探索邁向全面鋪開的關鍵階段,將圍繞“十五五”末實現全域覆蓋的目標,精準發力、重點突破,全面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
自2021年起,我市各縣(市、區)積極探索,每年至少選定1個鄉鎮開展全鎮域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6個鄉鎮1319個行政村落地垃圾分類收運機制,農村地區分類覆蓋率達64.5%。其中,惠安縣聚焦曾占該縣農村生活垃圾總量約17.9%的牡蠣殼隨意堆積問題,引入瑪塔公司牡蠣殼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城區零散收運+廠區周邊直運+其他鎮村集中清運”模式,成功將廢棄牡蠣殼轉化為土壤調理劑等產品,探索出獨具惠安特色的農村垃圾分類路徑。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是關乎民生的緊迫工程。根據相關部署要求,各地將因地制宜加強示范引領,及時總結優秀經驗并轉化為可推廣的典型案例,推動垃圾分類從“擴面”向“提質增效”深度轉型,為農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具體做好以下工作:在源頭減量、綠色發展上開拓新思路,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減少農村垃圾總量;在體系建設上力求突破、實現無縫銜接,市級層面統籌規劃建設終端處理設施,各縣(市、區)結合實際配足配齊分類收集、轉運設施設備,同時探索本地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途徑,暢通可回收物回收渠道,提升有害垃圾安全處理能力;在宣傳引導、全民參與上下足功夫,帶動全社會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