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人社廳公布2024年度促進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泉州市位居全省前列。
去年以來,全市人社系統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聚焦主責主業,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推動實現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與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數據顯示,去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9.54萬人,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今年1—9月,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持續向好。
強化政策引領
就業優先“導向明”
政策是就業之基。泉州接續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在全省率先出臺“泉城就業”助企穩崗促發展10條措施,減負6.25億元,惠及企業14.2萬家次。
高校畢業生是就業工作的重點群體。泉州精準發力,印發《泉州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二條措施》,匯編政策指南,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高標準推進國家級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泉州配套出臺零工市場、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特色勞務品牌培育、引工大使認定等建設方案,30項細化任務全面落地,中央示范項目專項補助資金1億元支出進度達100%,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聚焦重點群體
就業幫扶“舉措實”
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始終是泉州就業工作的著力點。為優化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泉州持續開展“涌泉”行動,策劃開展“書記市長送崗留才進校園”、第七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人才交流大會等活動,舉辦校園招聘211場,提供就業崗位8.2萬個,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達94.82%。
對于就業困難人員,泉州則展現出城市“溫度”。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發放社保補貼等方式,強化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優先服務、精準幫扶。去年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770多萬元,支持就業困難人員以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再就業,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1200多萬元,用“真金白銀”托起群眾的就業夢。
創新服務機制
就業服務“效能升”
數字化時代,就業服務也需與時俱進。泉州以實施國家級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為抓手,創新構建“大數據+鐵腳板”工作機制,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精準化、便捷化、智能化升級。
線上,積極推進“泉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融合公共求職招聘、政策匹配、業務經辦、勞動權益保障等“一站式”就業服務,創新打造村(社區)就業服務模塊,將信息化服務延伸至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和零工驛站,數字賦能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2024年年底,“泉就業”信息化服務平臺項目首個模塊——“泉就業”零工平臺發布上線,標志著泉州就業服務進入數字化新階段。
線下,織密基層就業服務網點,大力推進零工市場和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市建成線下零工市場43家、零工服務點101個,登記零工求職人數5.2萬人,打通了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米”。
強化權益保障
就業環境“底線牢”
良好的就業環境,離不開堅實的權益保障。
泉州推出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一站式”服務模式,為勞動者撐起一把堅實的保護傘。推進省級標準化數字仲裁庭和數字調解室應用,強化數字賦能實現“云開庭”“云調解”,共建成6個數字仲裁庭、6個數字調解室,數量居全省首位。同時,打造“泉調解”及“晉心晉力”“獅正和緣”“豐和語暢”等縣域調解品牌,市縣兩級均設立調解中心,鄉鎮(街道)調委會實現全覆蓋。
這一系列創新舉措成效顯著。去年,全市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成功率達76.24%,惠及勞動者1.8萬人。“泉調解”勞動人事爭議五級聯調工作機制獲省人社廳發文推廣,我市連續4年均有基層調解組織被人社部辦公廳等部門通報表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