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出片”的魔力,從來不是照片多完美,而是它既留住了假期的快樂與溫暖,也成了社交平臺上鮮活的“心意名片”
這個假期,山海福建成為“出片勝地”
國慶假期出行,你“出片”了嗎?有人凌晨4點爬武夷山,就為等日出時那抹“金光穿云”的鏡頭;有人在平潭島沙灘上搬石頭擺造型,連浪花打濕褲腳都不在意;還有人特意穿一身“新中式”旗袍,在泉州蟳埔村的紅磚古厝前反復調整姿勢……
所謂“出片”,指的是年輕人在生活、旅行中追求拍攝美圖的行為。剛剛過去的長假,山海福建讓市民游客“出片”更簡單。

國慶當天,泉州清源山老君巖廣場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專場活動,市民游客爭相留影。(彭燕珍 肖培濱 攝)

國慶假期里,湖北的陳先生和妻子在泉州花巷的小店前拍照留念。(泉州晚報資料圖)
“出片”是年輕人的“情緒紀念冊”
網友調侃的“假期再苦,也不能苦了朋友圈”,成了這個國慶假期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云彩,卻要存滿幾百張照片——“出片”到底有什么魔力,讓大家如此執著?
社交的需要。在社交平臺搜“福建旅行”,排在前面的內容大多帶著“出片”二字:《福州三坊七巷,這3個角落出片率100%》《平潭島藍眼淚,手機也能拍出熒光大片》《漳州火山島打卡,這樣拍秒變ins博主》。有博主坦言:“以前發福建旅行筆記,標題只寫‘武夷山攻略’,閱讀量只有幾千;加上‘出片’后,直接漲到幾萬,平臺給的流量明顯不一樣。”
在福州三坊七巷,穿漢服的姑娘頭戴“三條簪”,在古厝的雕花窗前,把鬢邊風華與灰墻黛瓦、飛檐翹角一起收錄進相機,她說:“這張照片里,有我想象中福州的古意。”
廈門的沙灘上,游客們迎著日出“咔咔”按下快門;男生舉著手機蹲到膝蓋發酸,女生笑著說:“以后看到這張照片,就會想起今年國慶假期的海邊風。”
對年輕人而言,“出片”是給假期的“情緒蓋章”:爬武夷山時的疲憊,在看到照片里自己站在天游峰上的笑容時煙消云散;在漳州火山島打卡彩色城堡,哪怕排隊兩小時,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終于拍到了”的滿足感能抵消所有等待;在湄洲島待上一天,只為在日落之前前往蓮池澳沙灘,拍上一張“人生大片”。

游客李女士母女在安溪茶山上留下溫馨的親子照 (李雅真 攝)

國慶假期,暖陽眷顧著泉州的金灘碧海。在泉州臺商投資區玉沙灣,游客們攜家帶口,踏沙逐浪,歡笑聲與海風交織成假日最美的樂章。 (陳起拓 攝)
“曬片”是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有人說:“照片是能摸得到的回憶,國慶假期結束回到工作崗位,翻到這些圖,就像又重溫了一遍假期的快樂。”
“假期再苦,也不能苦了朋友圈”的調侃背后,藏著“90后”“00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社交邏輯——對他們而言,精心“出片”的照片,早已是行走社交場的“硬通貨”。

女生把自己與福建圓形土樓的合影修得色調溫潤 (圖源:清爽華安)
在福建土樓前,女生把自己與圓形土樓的合影修得色調溫潤,配文“在閩南大地遇見千年智慧”,朋友圈里的點贊和“求攻略”的評論,是對她審美與旅行選擇的認可。
朋友組團去寧德霞浦,每個人都把灘涂晨霧照調成統一的復古濾鏡,發在群里接龍,這種“集體出片”的默契,讓彼此的社交聯結更緊密。

游客在泉州開元寺“尋找松弛感”(圖源:泉州市委網信辦)
他們曬的不是“我去過哪里”,而是用照片傳遞生活態度與審美趣味:在泉州開元寺拍的“閉眼聽鐘聲”側顏照,是想告訴朋友“我在尋找松弛感”。
秀短視頻,配著輕快的背景音樂,是在分享“福建的夜真的很治愈”。
那些點贊與褒獎,不只是簡單的社交互動,更是對他們生活狀態的肯定——就像有人說“看到朋友圈里的福建美照,會覺得‘原來生活還能這樣有趣’,也會跟著開心”。這種用“出片”搭建的社交橋梁,讓快樂有了傳遞的載體,也讓孤獨有了共鳴的出口。

擁抱大自然(圖源:大武夷文旅)

國慶假期里,小男孩在泉州海邊留下歡樂的身影。(陳起拓 攝)
山海福建讓出片更簡單
這個假期,福建為什么成為許多人首選的“出片勝地”?因為這里從不用思考“必須怎樣拍”給人壓力,反而處處是“隨手就能出好片”的驚喜,完美適配年輕人對“社交貨幣”的需求。
想拍“新中式”,泉州西街的紅磚墻、福州西禪寺的古榕、三坊七巷的任一坊巷,都是天然背景板,不用刻意找角度,穿件素色衣裙往那一站,“歲月靜好”的氛圍感直接拉滿,發朋友圈自帶高級感。
想拍自然大片,武夷山的九曲溪竹筏、平潭島的藍天大海,哪怕是隨手“咔嚓”,碧水、竹筏、晚霞也能撐起畫面的美感,不用復雜修圖也能收獲滿屏點贊。

國慶假期里,泉州豐澤蟳埔碼頭變身露天影棚,八方游客頭戴簪花圍,身著華服,在溫柔暮色中定格簪花浪漫。 (陳起拓 攝)
那些細致入微的游玩體驗,更是巧妙地化解了“出片”的難度:武夷山日出觀景臺有休息區,不用凍著等天亮,能以最好的狀態拍“元氣大片”;蟳埔村有很多漁家阿姨幫梳“簪花圍”,不用自己費心搭配,幾分鐘就能塑造出“大海的女兒”同款造型;沙坡尾藝術西區有不少長椅,拍累了能歇腳,還能順便調整照片濾鏡。這種“懂你想拍好,也懂你會累”的貼心,讓年輕人在福建“出片”時,少了焦慮,多了自在——畢竟,能輕松拍出“社交貨幣”,又不用苦熬,才是最舒服的旅行狀態。
那么,這趟國慶假期出游,你的相冊里存了多少張福建的“大片”?或許有武夷山的日出、鼓浪嶼的三角梅,或許有蟳埔村的簪花、閩江的燈光秀。不管是凌晨爬的山,還是反復擺的姿勢,這些為“出片”付出的小努力,終會變成日后翻看時的小歡喜。因為“出片”的魔力,從來不是照片多完美,而是它既幫你留住了國慶假期的快樂與溫暖,也成了你社交平臺上最鮮活的“心意名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