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愛心義剪,情暖老人。
1月15日上午,泉州市鯉城區(qū)金龍街道龍嶺社區(qū)的村民們,對著廣場上停著的一輛義剪車嘖嘖稱奇。這輛帶水、帶電、帶理發(fā)工位,設備齊全的義剪車,是泉州市中保濟困公益慈善中心(以下簡稱中保公益協會)剛剛投入使用的流動義剪站。據了解,如此打通最后一公里、將服務送到家門口的流動義剪站,在全省也是首創(chuàng)。

義剪車由房車改造而來,車內設備齊全。
車里能洗頭能理發(fā) 村民體驗后直呼“新鮮”
當天上午,84歲的何阿婆早早就來到村里的廣場,因為她聽說有志愿者會來為大家免費剪頭發(fā)。滿頭銀發(fā)的何阿婆見到志愿者后,直言想把頭發(fā)剪短一點。在義剪車里,何阿婆好奇地東張西望,發(fā)現車門旁有兩個皮座位,志愿者說,那是讓等候理發(fā)的人坐的;座椅正對面是一張?zhí)梢危梢蕴上孪搭^;躺椅旁正對著車門的位置掛著兩面鏡子,把椅子往鏡子前一擺,就可以理發(fā)了。志愿者洪清良一邊幫何阿婆修剪頭發(fā),一邊告訴她,車里還裝著冰箱和電磁爐,如果到偏遠地區(qū)不方便的話,志愿者可以在車上做飯吃。
“好新鮮啊!”何阿婆聽完,對義剪車贊不絕口。當天上午,中保公益協會的志愿者為20多名當地村民提供了義剪服務,其中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以及行動不便的村民。洪清良說,以后他們每個月會到龍嶺社區(qū)一次,為需要的村民提供義剪服務。
“龍嶺社區(qū)是鯉城區(qū)唯一一個位于山上的社區(qū),由于距離城區(qū)較遠且社區(qū)內沒有理發(fā)店,以前老人們想理發(fā)都要乘車到4公里外的山下,比較不方便。”龍嶺社區(qū)黨委書記王家桂介紹,流動義剪站的到來,為社區(qū)老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接下去,社區(qū)也將在“黨建+”鄰里中心內開設一個義剪室,以此豐富志愿服務功能。
14個義剪站+流動義剪車 打通義剪“最后一公里”
中保公益協會會長莊德星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和鯉城區(qū)開元街道合作,每月有志愿者上門為街道62名行動不便的老人義剪。此次和龍嶺社區(qū)合作,也將摸排轄區(qū)內行動不便的老人,以便提供更緊密的義剪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流動義剪車的投入使用,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大大提高了群眾的體驗。
莊德星介紹,流動義剪車是由房車改造而成,車內配備有30千瓦時電,正常可供使用一天;存儲有1噸水,同時預留了儲存1噸污水的空間;車內還配備有空調。群眾在車內可理發(fā)、洗頭、吹頭發(fā)“一條龍”,和在理發(fā)店沒有太大區(qū)別。車外還配有可伸縮的遮陽棚,拉開后可至少再提供4個理發(fā)工位。莊德星表示,流動義剪車將今后的“目標”瞄準了偏遠山區(qū)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只要路可以通,我們的義剪服務就可以到!”
據了解,中保公益協會目前已在全市設置了14個公益義剪站,覆蓋泉州鯉城區(qū)、豐澤區(qū)、晉江市、南安市、惠安縣等地。此次流動義剪車的投入,“固定+流動”的方式,將讓義剪服務更全面,覆蓋更多需要的群體。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